服務熱線:0451-81320708
新聞動態
最新資訊
聯系我們

哈爾濱卓感科技有限公司

電話:0451-81320708

地址:哈爾濱市松北區智谷二街3043號哈爾濱松北(深圳龍崗)科技創新產業園12棟8樓801室


當前位置:首頁>>新聞動態>>政策解讀

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《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》的通知(附全文)

點擊數:52002017-02-17 17:31:51 來源: 智慧農業_農業大數據服務商-哈爾濱卓感科技有限公司

新聞摘要: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、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及“十三五”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部署安排,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,我部制定了《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》,現予印發。請結合本地區、本行業實際認真抓好落實。
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(農牧、農村經濟)、畜牧、獸醫、農墾、農產品加工、漁業(局、委、辦)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:

 

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、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及“十三五”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部署安排,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,我部制定了《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》,現予印發。請結合本地區、本行業實際認真抓好落實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農業部辦公廳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201726



2017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

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,全國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.5% ,同比上升0.4個百分點,全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。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隱患依然存在,形勢仍不容樂觀。2017年,要堅決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,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擺在突出位置,認真落實“四個最嚴”的要求,從生產、監管兩端發力,扎實推進質量興農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全年重點工作安排如下。

一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

1.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源頭防控。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行動,開展耕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,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繼續開展重金屬鎘污染區耕地修復試點。圍繞“一控兩減三基本”目標,深入推進化肥、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,推進畜禽糞污、農作物秸稈、廢舊農膜、病死畜禽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試點。

2.加快標準制修訂。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,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,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。實施《加快完善我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(2015-2020年)》,新制定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。編制《 加快完善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(2017-2020年)》,新制修訂獸藥殘留標準 100項。支持地方加強標準集成轉化,制定與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相配套的生產操作規程。鼓勵規模生產主體制定質量安全內控制度,實施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。

3.推進按標生產。支持創建 1萬個畜禽標準化示范場、水產健康養殖場,開展特色農產品生產、畜禽屠宰加工標準化示范。引導各地創建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(區)、示范場(企業、合作社)、示范鄉(鎮)。推動“菜籃子”大縣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現代農業示范區整建制按標生產。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范,帶動千家萬戶走上綠色安全生產軌道。

4.穩步發展“三品一標”。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“三品一標”認證,不斷提高“三品一標”的總量規模和質量水平。新認證“三品”1萬個,新登記“地標”150個,建設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基地。加強“三品一標”證后監管,開展多種形式營銷促銷、宣傳推介活動,提高“三品一標”品牌影響力、公信力和市場占有率。

二、全面強化執法監管

5.開展專項整治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,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。種植業上,重點治理高毒限用農藥違規使用和禁用農藥隱性添加等問題,大力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、實名購買制度,嚴禁高毒農藥用于蔬菜、瓜果、茶葉、中草藥生產。畜牧獸醫上,繼續實施生鮮乳專項整治,依法打擊使用“瘦肉精”和禁用獸用抗菌藥、非法收購屠宰病死畜禽、私屠濫宰、注水等行為,堅決切斷違法犯罪利益鏈條。漁業上,重點治理大菱鲆、烏鱧、鱖魚等重點品種上違

法使用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藥物問題,強化水產品抗生素、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專項整治,加強違禁藥物源頭管控,積極推進健康養殖。

6.加強日常監督檢查。指導生產經營主體合理用藥,督促落實禁限用規定和休藥期、生產記錄等制度,著力解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。推動縣級以上農業部門建立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和誠信檔案,實施風險分級管理。發揮鄉鎮監管服務機構和村級協管員作用,對普通散戶開展巡查指導和宣傳引導,實現監管工作縣、鄉、村三級全覆蓋。

7.強化質量安全執法。出臺《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的意見》,建立工作規范,指導各地農業部門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力度。實施檢打聯動機制,加大監督抽查力度,在重點環節、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查處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案件。

8.深化農資打假。開展春、秋兩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,突出農村農資市場、互聯網和果菜茶主產區,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違法犯罪行為,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,保持高壓震懾態勢。對在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假劣農資案件線索,及時督促地方立案查處。推動建立種子、農藥、獸藥質量追溯體系,推進農資監管信息化建設,鼓勵地方加快建設本地農資監管平臺,探索建立執法獎勵、假劣農資統一儲存銷毀制度。

三、著力加強監測評估工作

9.扎實開展風險監測。發揮部、省、市、縣四級監測網絡作用,強化監測預警,發現風險隱患。印發 2017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,加強分工協作,及時會商研判,共享監測結果。組織開展例行監測(風險監測),按季度對全國 150個大中城市的 5大類產品110個品種 94項參數進行監測。加強監測結果通報和發布工作,督促問題突出地區加大整改和執法查處力度。對例行監測沒有覆蓋的產品和質量安全指標開展專項監測。建立省級監測信息報告制度,探索組建監測數據中心。

10.深入實施風險評估。突出問題導向,聚焦農獸藥殘留超標、病原微生物及生物毒素、收貯運防腐保鮮添加劑使用、產地環境污染等重點環節和因子,跟進開展摸底排查和專項評估,提出風險預警、過程管控和標準制修訂建議。建立風險評估動態信息報送制度。推動各地啟動風險評估專項,結合區域特色產業逐個品種開展風險排查,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全程管控方案。

四、繼續深化質量安全縣創建

11.鞏固創建成果。將首批 107 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(市)打造成標準化生產、全程監管、監管體系建設、社會共治的樣板區,總結推廣有效監管模式,帶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。加強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監督管理,實行定期考核、動態管理,對考核不合格或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,嚴格執行退出機制。辦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展,充分展示創建成效。

12.擴大創建范圍。修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方案、考核要求和管理辦法。確定第二批 200個創建試點單位。加強創建工作的督查指導和宣傳培訓,督促試點縣(市)落實屬地管理責任,加大投入力度,創新制度機制,實施全程監管。鼓勵各地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示范創建活動,形成良好的創建氛圍。配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開好“雙安雙創”現場會。

五、加快推進追溯體系建設

13.強化平臺建設應用。加快應用軟件開發和指揮調度中心建設,建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,確保上線運行。完善追溯管理核心功能,擴充監測、執法等業務模塊,建設高度開放、覆蓋全國、共享共用、通查通識的智能化信息化監管服務平臺。

14.制定追溯規范和技術標準。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(試行),明確追溯要求,規范追溯流程,健全管理規則。制定發布農產品分類、編碼標識、平臺運行、數據格式、接口規范等項關鍵標準,統一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規范。

15.開展追溯平臺試運行。選擇有條件的省份,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重點,優先在蘋果、茶葉、生豬、生鮮乳、大菱鲆等農產品上開展試運行,不斷完善優化平臺功能及運行機制。充分發揮各行業、各地區已建平臺的功能和作用,探索建立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機制,加快實現平臺間的有效對接和互聯互通。

六、切實強化應急處置

16.妥善處置突發事件。繼續開展全天候輿情監測,加強輿情分析研判,及時編發輿情信息。對各類突發事件或負面輿情保持高度敏感,第一時間掌握和報告情況,處置問題隱患,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。健全應急預案,強化應急值守,建立反應迅捷、上下聯動、橫向協作的應急處置機制。堅持全國“一盤棋”,強化產地與銷地之間的協調配合。

17.加強風險交流。加強專家隊伍建設,做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換屆工作。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熱點問題,組織專家撰寫科普文章,編制科普圖書、畫冊、網頁和動畫視頻,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科普解讀。對各類謠言、傳言或不實信息,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隊伍及時發聲辟謠,會同有關部門對造謠傳謠行為進行綜合治理。

七、加快健全監管體系

18.強化機構隊伍建設。推動“菜籃子”大縣健全完善監管機構,充實監管人員,落實監管經費。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,通過“特崗計劃”等方式為鄉鎮充實一批專業技術人員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配備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。

19.加強檢測體系建設管理。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建設和驗收進度,督促落實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。修訂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辦法》及 5個配套文件,推進檢測機構考核和資質認定。加強農業質檢機構運行管理督導檢查,實現飛行檢查常態化。推進市、縣級農業、畜牧獸醫、漁業部門檢測機構整合。組織開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能力驗證工作。

20.提高監管能力。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重點,加大縣域內追溯點、鄉鎮監管標準化站和執法能力建設力度。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監管培訓班,開展比武練兵和應急演練。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職業技能培訓認定工作,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內容納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、農牧漁業大縣農業局長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培訓課程,全年培訓 100萬人次。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創新戰略,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技術研究和高效低殘留農獸藥研發。

八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機制

21.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。積極推進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》《農藥管理條例》《生豬屠宰管理條例》修訂進程,建立與《食品安全法》相銜接的制度機制。修訂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。研究制定農業標準化生產評價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。

22.健全監管機制。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工作,完善合格證管理辦法,加強與市場準入銜接。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,加強與食藥、公安等部門的協調配合,聯合開展重大問題整治和重大案件查處。完善社會監督機制,推進社會共治。

23.加強信用體系建設。優化“農安信用”平臺建設。完善信用信息歸集制度,及時歸集和共享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。出臺《農資領域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備忘錄》,制定農資領域失信黑名單管理辦法,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。支持地方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。鼓勵種子、農藥、獸藥行業協會和社會第三方機構開展企業信用評價。

24.加強正面宣傳。充分利用互聯網、微博微信、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以及報紙、電視、廣播等傳統媒體傳播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,通過新聞發布會、政策解讀、新聞采訪、署名文章等形式展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展和成效。舉辦“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”農業部主題日、農產品質量安全論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新聞媒體專題培訓班。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,認真落實監管責任,切實保障好農產品質量安全。加強績效考核管理,改進工作作風,勤政廉政,務實肯干,不斷創新工作方法,以一流的業績樹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系統的良好形象。

 哈爾濱總部

(黑龍江、吉林、內蒙古)

聯系人:韓經理 聯系電話:182-4614-4814

郵箱:hhq@zhuogan.cn

地址:哈爾濱市松北區智谷二街3043號哈爾濱松北(深圳龍崗)科技創新產業園12棟8樓801室

 大連辦事處

(遼寧、浙江、江蘇、山東)

聯系人:劉經理 聯系電話:151-4511-5370

郵箱:liukai@zhuogan.com.cn

 北京辦事處

(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四川等其他區域)

聯系人:劉經理 聯系電話:157-6556-6671

郵箱:ldl@zhuogan.com.cn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清河建金中心金隅啟迪孵化器

全國服務熱線:0451-81320708 9:00-12:00 13:30-18:00
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10-2014 哈爾濱卓感科技有限公司 黑ICP備18004767號-1
国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,免费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,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